从实验室到生产线,2025火炬科技成果公布一条龙,发布了200项科技成果。近日,2025火炬科技成果快车暨“百园百校万企”转化成果对接会在安徽创新中心举行。活动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低成本经济等重点行业,发布200项科技成果、50项企业需求、300项技术需求和场景。本次活动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火炬中心”)、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在安徽创新中心承办。活动期间,“应用与产业化”等6个优质项目“基于微束传感阵列的高灵敏检测评价仪器产业化”、“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应用及产业化”在路演现场进行,“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机器人吸附式机械夹持结构”、“超指向性定向发声装置”等6个项目签约。同时,云上发布了多个成功项目的转化成果,累计线上交易额达97.6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陈秋波在路演时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项目——基于微束传感阵列的高灵敏度检测分析仪器。“不仅可以用于医疗保健中微量样本的高灵敏度检测,在环境、食品安全检测方面也有应用前景。”该项目正在寻求1000万元融资,计划与医院合作进行临床验证,推动集成化和易用性。“做一个像血糖仪那么小的仪器,让患者在家就能方便地完成检测,是我们的目标。”当天,安徽爱尔数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光辉表示与合肥工业大学签订现场合同,用定向音响设备取代校园教室、操场等的传统扬声器,可以使扩音更加集中、均匀,显着减少周围区域不必要的噪音干扰,“让声音像手电筒的光束一样,集中在前方指向的区域。”敖光辉说道。公司将进一步与合肥工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此次线下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长三角服务机构、科技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100余名代表参与,呈现出“政、产、学、研、资、服务”的新生态。据了解,“火炬科技成果快车”由火炬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联合打造。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2021年以来,安徽创新中心已连续举办五届火炬列车活动,征集发布科技成果1000余项、技术企业250余项。全国各地的需求。 (记者张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