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为期三天的2025长三角名特优农产品(黄山)供销会在黄山市屯溪河街道落下帷幕。从东北大米、哈尔滨蓝莓酱,到上海米糕、玉米木耳,再到当地的臭鳜鱼、黄山烧饼,这场以“供销助农、振兴乡村”为主题的大聚会,汇聚了长三角乃至全国的800余种名优农产品。成为观察供销体系服务“三农”、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窗口。流量提振:供销市场的新玩法。线上是高流量领域,也是销售蓝海。 11月7日,抖音音乐达人郭有才空降直播间,以“好品推荐官”的身份推荐惠州特色产品社会关系。单场直播观看量突破600万,点赞数突破5000万,订单量近4万单,销售额突破200万元。他以内容为媒介、情感纽带,帮助黄山农产品全网“种植物”。线下市场也很受欢迎。现场人头攒动,试吃、询问、扫二维码下单的市民络绎不绝,气氛烟火气十足。仅展会首日,线下客流就突破5万人次,销售额突破40万元。 “这种‘线上流量+线下体验’的新模式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真正帮助农民增收。”黄山市供销优化公司负责人说。位于屯溪河街的“田园徽州一号店”以“供销记忆”为设计理念设计灵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店内以怀旧复古供销社风格为主,设有特色农产品区、徽文化体验区等多元化空间。不仅以“田园徽州”品牌展示、销售百余种当地优质农产品,还引进全国各地的专家,以“游惠州、品天下”的理念。 “我们用复古的场景来唤起一代人的记忆,用送咖啡、卖咖啡等新体验来吸引年轻人。”负责人李双艳表示,开业首日,顾客数量就达到5000人,销售额突破3万元。新时代的“扁担”,一头承载着数字经济的繁重交通,另一头承载着实体经济的灯光。区域合作:供销体系新纽带。供应及米营销系统不仅仅是销售商品。舞台上,来自鹤岗、嘉定、金华、丽水、南平、清远等地区的代表轮流推介当地农产品。台下,150多个摊位前人流量大,二维码支付的声音一一响起。 “市场不仅是一个销售平台,更是农产品交流互鉴的桥梁。”鹤岗供销社相关负责人王一兵说。活动现场,黄山市供销社还与哈尔滨、广安、临海等地供销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更广阔的市场推广“田园徽州”等区域品牌。 “黄山臭鳜鱼、毛豆腐已经成为上海居民餐桌上的标配菜肴。”殷耀华,上海市嘉定区供销社社长,感叹道。 “这样的合作非常有意义,黄山市的大众品牌‘天元徽州’涵盖了很多农副产品,其中很多都是黄山的知名特产,我愿意向临海的采购商推荐。”临海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 “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将全力将‘田园徽州’打造成与黄山领先IP相媲美的‘黄金品牌’。”冯家成说道。现在,从青海的枸杞、牦牛肉干,到临安的红薯,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正通过供销系统搭建的渠道走出产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长三角农产品交流搭建了绝佳的平台。”冯家成说。广大供销聚会中,“质量”是商家和消费者双方关注的焦点。 “现在的消费者非常重视原产地、生态绿色食品等标签,这也激励我们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武昌三和实业有限公司宋海表示,“在我们这个时代,供销社代表着‘靠谱、靠谱’。”张先生说。 “时代在变,但供销情怀不变。我们要做生活品质的守护者。不仅大集合精挑细选特色产品,还通过‘黄山供销天源惠州一号店’等渠道建立长效供应机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健全可追溯的traaba管理体系。”李双艳说。品质坚持不是某个具体环节的单点改进,而是一个整体的提升。整个供给市场的自我改造NG系统。近年来,黄山供销集团充分发挥“为农、为农、为农”的供应载体和营销合作体系作用,打造覆盖黄山市全区域、全品类、全供应链的“田园徽州”公共品牌。依托有效双向沟通,搭建协调机制平台,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供需精准对接。 2023年,“田园徽州”成功入选全国供销社品牌建设优秀案例。 “如何推动优质农产品从‘深闺藏’到‘世界名牌’的品牌跨越、渠道从‘篮子销售’向‘现代流通’的转变、从‘初级产品’到‘增值品’的价值跃升,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必须妥善回答的时代问题。”尹力克斯安徽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蒋说。从“一肩柱”的简单,到“千万流量”的行云流水,黄氏探山供销集团将激励更多的供销力量站在最前列,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征程中,继续谱写从“扁担”到“流量”的新篇章。